当前位置:首页 > 正文
夏天不仅热,还有登革热
发布时间 : 2025-07-11 11:05
来源 : 罗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浏览次数 : 41 【字体:
背景颜色:
分享到:

夏天不仅热,还有登革热

近段时间气温升高,降雨密集,空气闷热潮湿,十分适宜蚊子的生长繁殖,因而我们需要高度警惕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——登革热。

一、登革热及其传播

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疾病,主要通过伊蚊(俗称“花蚊子”)叮咬传播,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。登革热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,属于乙类传染病,我省的登革热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。登革热的流行有一定季节性,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,高峰在79月份。

传染源:登革热患者、隐性感染者、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。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

传播途径:登革热由病人/隐性感染者→伊蚊→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,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。 

 

 

二、登革热的常见症状

1.热:登革热的首发症状多为突然高热,可伴畏寒,24h内体温可达40℃。通常持续3-7天可降至正常。

2.痛:感到头痛、眼眶痛、全身肌肉与骨关节痛,全身乏力。

3.红:可能出现面、颈、胸部潮红,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、浅表淋巴结肿大、牙龈无端出血等。

4.疹: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,为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。

5.其他: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,如皮下或粘膜出血、流鼻血、尿血等。还可能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。

三、登革热的预防

我国目前尚无上市的登革热疫苗,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。预防登革热,最关键、有效的方法就是防蚊、灭蚊,阻断疾病的传播。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通过以下几项措施进行预防:

 

 

1.定期清理环境,避免蚊虫孳生

清理孳生地是最有效的灭蚊方法。蚊子的发育过程分卵、幼虫(孑孓)、蛹和成蚊四个时期,前三个时期都生活在水中。将环境中各类积水清理掉,蚊子的幼虫就无法生存,既简单又有效。

1)水培植物要定期换水清洗(春夏季建议23天换一次水杜绝蚊虫孳生),花盆托盘勿积水。

2)水缸、水箱等容水器皿要封盖好,各种闲置盆罐、饮料罐、食品盒、玻璃瓶等废弃容器,及时清除或倒扣放置。

3)沟渠、雨水道口、楼房雨搭、地下室水沟及时疏通,避免积水。

 

4)假山石窝、石穴、水池等应清理、换水或投药,景观水体可养鱼。

(5) 汽修厂、停车场的废弃轮胎应将轮胎放入室内或遮盖,游乐园、幼儿园的轮胎可用打孔、切割等办法,防止轮胎内积水形成。

 

 

 

6)填平室外洼坑,清除室外废弃家具电器、防撞桶、泡沫箱、快餐盒等积水,清除遮雨布凹陷积水。

2.注意防蚊,做好个人防护

1)家中建议安装蚊帐、纱门、纱窗等防蚊设备,适时使用蚊香、电子驱蚊器等装备,科学使用质量合格的杀虫喷雾剂灭蚊。

2)尽量不去或少去登革热流行区域旅游,尽可能穿着浅色长袖衣裤,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,避免蚊虫叮咬。

3)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(上午7-9点和下午4-6点)前往树荫、草丛、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。

3.开展健康监测

如果您或您的家人一旦出现发热、皮疹、肌肉关节疼痛等登革热相关症状,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,近期有国外和省外工作或旅游史也主动告知医生,配合开展登革热病原学检测。

最后请广大居民朋友们牢记

“无积水就无蚊虫,无蚊虫就无登革热。”

声明丨以上图文部分内容来源网络,仅作公益科普宣传使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谢谢支持

END声明丨以上图文部分内容来源网络,仅作公益科普宣传使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谢谢支持

 

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
分享到:
相关文章
版权所有(c) 罗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,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、镜象 网站地图
主办单位: 罗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承办单位: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
罗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制作和维护   
ICP备案: 粤ICP备09004295号    网站标识码:4453810038    公安备案: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